1388年,朱元璋决定抄了陈德的家,在慌乱中,一个陈家一个8岁小儿跑了出来,怒气冲冲地质问朱元璋:“我爷爷给你挡了9支箭,我父亲也死在战场,你为何还要抄了我的家?!”
朱元璋看着眼前的小孩,冷笑一声,说了一句话让小孩脸色煞白。
陈家:曾经朱元璋的手足朱元璋抄了陈家的事,在朝堂上引起了一片哗然,不为别的,这陈家对朱元璋来说,可是大功臣。
朱元璋在登基之前,可以说是吃了不少苦,跟其他皇帝世袭不同,他的皇位是实打实打下来的,当时他为了建立大明,打了不少的仗,许多次都差点丢了性命。
展开剩余87%好在朱元璋身边愿意追随他的兄弟众多,一次又一次帮助他化险为夷,陈德就是其中一位。
翻阳湖一战中,朱元璋的对手是陈友谅,而且敌我的人数相差悬殊。好在当时陈友谅犯了一个大错误,他“创新”的将船用铁链全都连在一起了,这就给了朱元璋发展的空间。
战役打了两天,郭兴给朱元璋想了一个好办法——火攻。更巧的是,当时翻阳湖的风突然变成了东北风,这风向刚好就成了朱元璋放火的助力。
在朱元璋的猛烈攻势下,陈友谅方节节败退,但是就在大家都以为朱元璋胜券在握的时候,意外突生。
当时连续几日战况胶灼,却突然从陈友谅的队伍中杀出了三艘小船,这三艘小船目的明确,直奔着朱元璋的指挥舰而来!
原来带队的是陈友谅的一员猛将——张定边,他想的很简单,先把朱元璋斩了,没有了朱元璋指挥,局势就逆转了。
朱元璋也是吓了一跳,而张定边确实勇猛,一路砍杀了不少人,很快就到了朱元璋的指挥舰不远处,而朱元璋这边的船因为转舵仓皇,还不小心搁浅在浅滩上。
张定边看中机会,直接数箭连发,看那架势简直是想把朱元璋射穿成刺猬一般。
朱元璋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惊呆了,一时间竟然愣在了原地。难道今天性命就要交代在这?
救大明皇帝一命而就在千钧一发之时,一个身影挡在了朱元璋身前,伴随着箭头没入肉的沉闷声音,朱元璋安全了。张定边眼看着计划失败,瞬间士气低落,转而回撤。
此时朱元璋才有空看那个倒在地上的人,正是他当时视为手足的亲卫,陈德,只见陈德此刻身上扎了数支箭,箭头全都没入身体中,口中吐出鲜血眼看着就要不行了。
朱元璋感动的热泪盈眶,当即小心翼翼半扶着陈德,答应他以后必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,随即朱元璋大吼着让人全力抢救陈德,只要有一口气都要尽力给他救回来。
但是陈德的情况并不乐观,军医给他取箭头的时候发现,他竟然中了九箭,不过也是陈德命大,最终还真的给救活了。
虽然愈合后留下了沉疾, 陈德却还是极力要求上战场,在很多场征战中,他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
所以后来朱元璋登基后,给陈德封了临江侯。当时也有人颇有微词,因为要是按照陈德的功绩,还不够被封侯,这可以说是朱元璋报恩给的额外恩典了。
只不过这个时候朱元璋还没想到,自己的恩人未来全家都毁在自己手中。
陈家出事后来,陈德依旧勤勤恳恳辅佐着朱元璋,但是之前战争中的旧伤还是复发,最终陈德病情太严重,救治无效故去了。他的儿子陈镛继承了父亲的称号。
陈镛虽然得到了父亲打下的荣华富贵,但是他从小在陈德的教育下,是对国家的绝对忠诚。
所以父亲死后,他选择了继续上战场,但是他没有父亲那么逢凶化吉,31岁就早早地战死沙场。
至此,陈家两代人都为大明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,只剩下了一个8岁的陈子善。
眼看着陈家门庭马上就要飘零,朝中就有人开始推波助澜。1390年,有人给朱元璋上奏,说陈德曾经因为被叱责,对朝廷怀狠在心,早就跟胡惟庸勾结了。
一开始朱元璋是不信的,毕竟陈德当初给自己做了那么多,差点命都搭上了,但是后来,有人甚至做了伪证送到了朱元璋面前,本来年纪大了就多疑的朱元璋,也顾不上辨认真假,直接就给陈家定了罪。
被打成胡惟庸一党的陈家,被下旨抄了家。
当时的陈子善才8岁,他看着自己家被抄,虽然是个小孩但是已经懂事了,他仗着胆子找到了朱元璋,问出了开头那句话。
“我爷爷给你挡了9支箭,我父亲也死在战场,你为何还要抄了我的家?!”
朱元璋一眼认出了那是陈家小儿,冷笑一声:“如果不是他们,就不止抄家了。”
陈子善听了这句话,顿时脸色煞白。
陈子善前面的质问其实就是替自己的父亲和爷爷感到不值当,明明豁出去性命支持朱元璋,没想到最后落了个抄家的下场,暗指朱元璋不认往日情分。
而朱元璋说的那句话,意思就是谁说我不感恩,要不是你爷爷救我一命,要不是你爹战死沙场,你家早就诛九族了!
朱元璋这句话可以说是给陈家定了罪,甚至暴露了他的杀心。
不得不说,晚年的朱元璋确实格外的心狠,为了排除异己,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。
也不知道陈德要是知道朱元璋这样做,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初挡下的9箭。
发布于:江西省